太多幸福-艾莉絲•孟若


出版社:木馬文化,作者: 艾莉絲.孟若,譯者:張茂芸,出版日期:2013/12/04

第三本孟若的書了,若是以為再不會有驚喜,那可就錯了。孟若跟我所知道的一些其他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她的書唸起來不會很沈重。沒有時代的國仇家恨,或讓人心碎痛哭的歷史悲劇,她講的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日常生活,我們和她的故事沒有遙遠的距離。


在寫這篇書評時,我想了很多下筆的方式,以往我都隨心所欲,喜歡就寫喜歡,討厭也絶不偽裝。反正閱讀本來就是極其個人性的東西,那寫一些專屬自己的個人性文章也無所謂吧。所以這裡呈現的,都是讀完作品後自己的理解或體會,想必大部分的時候都跟專業的評論相去甚遠吧,搞不好根本抓不到文學性的閱讀重點也不一定。不過因為我自己也唸不下去許多文芻芻的文章,本身也沒有兩把刷子,大概也只能寫出這樣的東西了。但是既然現在都在流行平價的時尚,那為什麼不能有平易近人的文學呢?我還在努力,希望可以在嚴肅專業和簡單輕鬆之間找到一個交界點。如果有人看了我寫的東西而開始了和書本的緣分,又或者可以提供大家一些有用的資訊,那就好了。


看完<<太多幸福>>之後,我上網查了一下所謂reading guide的東西,找出了很多以前上課時教授都會出的那種題目,約略掃過一遍之後,挫折感油然而生,我在唸的時候根本沒想過那些重點,果然還是太嫩了。不過不知為何,這些網頁都不提供答案,而也只好自己隨意猜測囉。


<<太多辛福>>收錄了十篇故事包含<空間> 、<虛構>、<溫洛克之崖>、<深-洞>、<自由基>、<臉>、<某些女人>、<童戲>、<木頭>和<太多幸福>。以下我試著就自己理解的部分做一些簡介。

在<空間>裡失去三個孩子的母親去監獄探望殺死孩子的兇手(孩子們的父親),並在兇手寄的一封信上找到安慰,只因兇手說孩子們在另一個空間活的很好。而當女主角在故事結尾用雙手救回一個活生生的青年,她再也不需要流戀於兇手創造出的虛假空間,她可以看到真實是什麼了。
我想女主角會一直去探監,是因為她無法接受孩子已死的事實,她或許也同樣感到內疚。兇手是她和孩子們的聯繫,他記得孩子們,和她一樣曾經和孩子們有過共同生活的記憶。除了他,她還可以和誰談論孩子?並且如果小孩在另一個地方真的存在著,那麼她就不會再悲傷了。但當她親手救了一個人,碰觸到身體,看到一個生命在自己的手上再次展現,對於「活著」她有了再次的體驗,她才知道「存在」的意思,並且明白了兇手說的不過是幻影。

<虛構>講的是一個丈夫喜歡上另一個女人而離開妻子。而妻子是丈夫外遇對象孩子的音樂老師。孩子之後出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把妻子寫進書中。一個粗手粗腳,講的想的都是一些老套,愚蠢理論的女人為何會勝過美麗、優雅、聰明的人妻?丈夫是被什麼給迷惑了?我想這不難理解,這個男主角在性方面很青澀保守,而他似乎在別的女人身上感受到一股生命的活力,原始的,不經雕琢的美,或許這讓他聯想到年輕時奔放的自己?很難說,我覺得一個男人可以在某個女人身上看到同為女人卻看不到的吸引力。另外<虛構>中的另一重點是孟若藉由女主角的口中說出了大家對短篇小說的評價:「⋯是短篇小說,不是長篇小說,這本身就令人失望。感覺這書怎麼就少了點地位,作者像是徘徊在文學大門外,不是安居文學殿堂內的一員。」(p73)這話真令人難過,還好孟若得諾貝爾獎了,這對短編小說家真的是一大鼓舞啊!(喝彩)

<溫洛克之崖>是A.E Houseman的詩,詩的內容主要是講詩人悲嘆自己的命運因各種困境和煩惱而無法順遂,如同崖上的幼苖被強風摧殘。孟若會讓女主角唸這首詩,想來也是因為女主角的處境遭遇和詩中意境相似,而女主角每次只要唸到這首詩就會想到自己受過的傷和屈辱。雖然她不是被迫的,但就是這樣才令她更不堪。事後她想和她有相同經歷的室友談論這次情色晩宴的過程(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互相取䁔?),卻發現室友投奔自己的表舅,並顯得幸福快樂。在此之前,女主角自覺生活經驗太少,太普通,但自從這次的屈服後,她體會到學校所學的一切,優秀的成績都無法讓她不受傷害。最後她寄了封信,拆散了她室友和表舅,她這樣做的用意是因為生氣所以想報復室友嗎?或是厭惡之情作祟?她不想她的室友和表舅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老是提醒她不想想起的事?真正的動機是什麼,我也不太確定了。

<深-洞>一個男孩在跌入深洞之後,改變了和家人相處的方式,由其是對救了自己的父親刻意的討好。上了大學後,有一天他不再和家人來往,他選擇另一種和一般人不同的生活方式。這樣的選擇讓他的母親再也無法扮演他生命中重要的角色,而母親只能被動的接受這一切。
類似的主題曾經在孟若的<沈默>出現過,做子女的決定過著非物質、非世俗的生活,而父母們尤其是做母親的該如何處理和面對離她而去的孩子?在這過程中,父母們還可能被孩子們認為是走向這條路的障礙,因為他們現在也是表象世界中的一部分,是不長久,不真實的。而最後父母終究只能選擇放手,體認到,孩子掉入深洞中或許你可以拉他出來救他的命,但前提是他們願意伸出他們的手。

<自由基>中的女主角在丈夫去世後,連喜歡的閱讀也提不起她的興趣。我想這是面對愛人離世的一種反應,孟若在處理這一類的情感時,很少讓主角們崩潰大哭,反而是異常的抽離和平靜,然後某一天丶某一時刻突然的宣洩。在這引發女主角思念丈夫的事件是殺人犯闖入家門,女主角騙壤人說自己曾經下毒殺人,讓對方有把柄在手上(或讓對方覺得自己和他是同一類人)而活了下來。
另外孟若在此又透露出對於小說的看法:「她不喜歡聽人用「「消遣」」這詞形容小說,搞不好還跟人認真爭論過,說現實生活才是消遣。這觀念太重要了,去吵它反嫌多餘。」(p172)

<臉>運用第一人稱描述小時候的回憶,男主角臉上有一個胎記,從小父親就沒正眼瞧過他。父親把一個女人帶回家住,那女人有個女兒。兩個小孩的感情並沒有因為這複雜的大人關係而受影響。直到一天女孩用油漆在自己臉上畫出一道和男主角的痕跡,男孩從不認為自己的胎記醜,這一刻他明白了別人眼中自己的樣子;而他的媽媽則大罵女孩的母親。我覺得媽媽忍太久了,外面的女人搶了自己的老公登堂入室,她忍了,但欺負自己的孩子,她就沒辦法再默不出聲了。果然在這之後,女孩搬走了。長大之後,男孩才知道,女孩為了他,用刀在臉上留下了疤,或許這是小孩之間表達愛,或認同的激烈方式吧。本來男孩要賣了老家,但後來他決定保留下這個房子,因為這裡曾經發生過許多事。

<某些女人>藉由一個小女孩的視角來看大人們之間關係的角力。也因為這種視角讓我必須更努力去猜測發生了什麼事。小女孩在一戶人家幫忙,男主人生重病,女主人在學校教書,而老夫人掌控家中一切,沒人敢違抗她。我覺得老夫人不怎麼喜歡她的媳婦,大概是因為她受過教育而自己沒有。所以千方百計的想用另一個她滿意的女人,和她同樣出身不怎樣的人去勾引男主人(她的繼子)。一開始似乎如她所願進行的很順利,不過在最後一刻,男主角踩了煞車,女主人贏得最後勝利。

<童戲>兩個小女孩因為討厭另一個女孩就聯手把她給淹死。讀完<童戲>我覺得小孩的那種自以為天真無所謂的舉動,實則充滿了惡意和殘忍。和自己的同伴一起欺負人,還認為這是義氣和友誼的証明,這就是最近常聽說的霸凌。或許是因為主角們還小,所以不懂得如何處理討厭別人的情緒,不喜歡討厭的人靠近自己,甚至把她當成有傳染病般,避之唯恐不及。毫不掩飾的表達厭惡,即便傷害對方也沒什麼不對。人說到底就是動物,沒有受過教育,分辨是非,就很容易被原始的本能趨使去做出不該做的事情,是非常可怕的。

<木頭>老實唸完之後我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我想可能是我沒唸懂。故事說的是一個男人對木頭著迷的情感,他喜歡砍樹,他會在心中想像樹林中木頭的樣子。他的老婆因為生病,整個人無精打采,瘦了一圈。男主角不知道要如何幫助老婆回復本來有趣,充滿活力的樣子。有天,男主角去砍樹時,受了傷,是他的老婆開車來救了他。他不知道原來他老婆卡車開的這麼好,或許他太執著木頭而忽略了老婆?總之在故事結尾,他說了「荒林」,像是這樣說便了結了什麼。(p340),這是否代表他可以放下他對木頭的迷戀了呢?

<太多幸福>講的是一個聰明的女數學家的故事。只不過在當時的年代有成就的女性,不一定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同,也不代表可以找到好的工作。更多的時候,她們還是回歸家庭做男人後面的影子。因為男人還是會忌諱自己的女人比他厲害或傑出。女主角臨終前說了:「太多幸福了」(p415),我在想在這樣封閉的環境下,她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寫書,並且在大學裡當個女教授,去許多地方,比起大部分其他的女性已經幸福太多了。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