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或童年回憶-喬治•培瑞克


出版社:聯合文學,作者:喬治.培瑞克,譯者:許綺玲,出版日期:2011/05/04

買這本書的時候,以為自己即將唸到一本冒險懸疑小說,唸到一半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反烏托邦的故事,最後才知道它真正講的是喬治•培瑞克關於集中營、關於童年回憶的小說。

<<W或童年回憶>>的書本結構很有趣,它採用蒙太奇式的手法,並置了W島的故事和作者本人的童年回憶,兩者交錯輪流敘述,用不同字型曲隔開來。因為我太著急的想知道W島上發生的事,在第一次閱讀的時候,就把整個童年回憶的部分略過不讀。當然雖然還是看的懂,但要一直等到合併起來再讀的時候才明白,作者是想把W島上發生的事,和他對於集中營的所知所見,互相連結,W島就是集中營的象徵。


故事並不是從W島開始的,它是從一個叫賈斯帕•溫克萊的「我」,要去尋找一個在海難中,神秘消失的孩童講起。但培瑞克在第一章之後用了省略符號(⋯⋯),就再也沒告訴讀者到底「我」找到那個孩子了沒有?「我」或許是在找人的時候,才來到火地群島上的W島的。

W島就如同是一部以運動治理的巨大機器,但運動治國在發展到極端之後,它就變得醜陋和荒謬不合理。W島上的運作方式,和集中營的基本方針「不工作、光運動,不像話的飲食」是一樣的。這些方針被徹底的執行,島民嚴重的被迫害著。培瑞克在書中鉅細靡遺的描寫,政府如何用一條一條的法律和規定在控制島民,使這個社會成為一個主子與奴隸的二分世界。

島上男人們不用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的運動,每刻每秒跑啊、跳啊、蹲下、起來。等待他們的是一場注定失敗的生存競賽。這不是一埸惡夢,它是真實的生活,無法期待時間能夠帶來救贖,實際上每天的日子裡有沒什麼好期待的,不過是日復一日的重複。運動、比賽、訓練、運動、比賽、訓練,沒有什麼區別今天和明天的事物。島上的座右銘是「更強、更高、更快」。但輸贏卻又不是選手自身可以掌握的事,因為上位者如果開心也可以把第一名變最後一名,全靠官員們的興致決定。統治者的變態,就是有辦法把事情弄得很複雜很不人性。

島民們是沒有名字的,沒有身份,這顯示了個體的獨特性在這龐大的結構中根本不重要,少了一個人就用另一個人補上。人們必須努力爭取勝利,不僅僅是為了榮譽,而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存條件。輸家在一天疲憊的運動之後,他們甚至不能吃飯或洗澡,他們會被恥笑、羞辱,丟石頭,有時就這樣給砸死。

然而,最讓我感到生氣和難過的是,政府高層們讓這些島民在十四歳之前,生活的自由自在,沒有告訴他們將來要前往的那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們每每看到天空中,因運動會施放的氣球、鴿子,還有聽到慶祝會傳來的喧鬧,他們就很羨慕,迫不及待快點去他們心目中的「wonder land」。

這些兒童們,就彷彿是那些被帶往集中營的猶太人,之前無憂無慮的生活突然宣告終止。他們的夢想和希望,在到達的第一天就破滅了。新手們開始為期六個月的訓練,他們被戴上手銬、腳鐐,夜晚捆綁在床上,並且塞住嘴巴,這是最慘痛的成人式,然而這種日子不是一天就結束了,接下來每天都一樣,這就是生活,除了死亡,否則不會停止。

相對比W島上詳盡的描寫,培瑞克對自身童年的記憶卻十分模糊蒼白。我想那是因為在戰爭的大背景之下,生活失去了它原本的面貌,也因為培瑞克猶太裔的背景,他自小就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沒有辦法在一個地方長久的居住下來,很難找到歸屬感。培瑞克的姑媽有一天,帶他去看關於集中營的展覽,那些照片中無名死者的遺物、掙扎過的痕跡,讓我聯想到了W島的故事結尾,那一排狹長灰暗的房間,被埋葬的成千上萬的衣服和檔案,W島上的人全都死了,無一倖免。

讀這本小說讓我有點沈重,那些人民沒辦法反抗體制,但他們也沒辦法在這個體制下生存,沒有公平也沒有正義。表面上看似人民可以透過努力來爭取勝利,但勝利卻不是永久的,因為明天一早又有新的比賽,誰又能永遠拿第一?而政府高官也不會容許這種事發生。每天只能為了活下去而互鬥。他們太疲累,不能思考,他們甚至不知道團結起來,推翻殘暴的獨裁者,他們以為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生命就是這個樣子的,他們不知道什麼叫人權,什麼叫活的有尊嚴,能做的只有咬著牙,閉上眼睛承受這一切,直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

留言

相關文章